您的位置是:首页 > 期货大师 > 正文

巴菲特投资理念与中国股市实践


文章出处:期货吧摘 1999年12月8日   任俊杰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比起随机漫步、有效市场假说、以及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要简单的多。但简单的东西不一定不深刻。在不少人那里,巴菲特就等于绩优加长线。其实,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巴式投资方法的基本内容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为5项投资逻辑、12项投资要点、8项选股标准、和2项投资方式。

  (一)、5项投资逻辑

  1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这5项投资逻辑,构成巴式投资方法的基本框架。是我们理解巴式方法的基本要素。

  (二)、12项投资要点

  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一项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其次是可获的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注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价格。

  这12项要点,代表了12个相互独立的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其完整而深刻的内涵。

  (三)、8项投资标准

  1必须是消费垄断企业。

  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稳定的经营史。

  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财务稳键。

  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

  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价格合理。

  每一项标准的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促成了巴菲特的最后成功。

  (四)、2项投资方式

  1卡片打洞、终生持有,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字:A、初始的权益报酬率;B、营运毛利;C、负债水准;D、资本支出;E、现金流量。


  2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某种意义上说,卡片打洞与终生持股,构成了巴式方法最为独特的部分。也是最容易使人入迷的部分。

  巴式方法长期战胜市场的法宝:远离市场

  透彻研究巴式方法,会发觉影响其最终成功的12项投资决定,虽然确实与“市场尚未反映的信息”有关,但所有信息却都是公开的,是摆在那里谁都可以利用的。没有内幕消息,也没有花费大量的金钱。是运气好吗?就像学术界的比喻:当有1000只猴子掷币时,总有一只始终掷出正面。但这解释不了有成千上万个投资人参加的投资竞赛
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连续32年战胜市场的记录。

  其实,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投资哲学与逻辑,不同的投资技巧。在看似简单的操作方法背后,你其实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简单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经说过,他对华尔街那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感到不解。也许是人在市场,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后离开了纽约,躲到美
国中西部一个小镇里去了。

  他远离市场,他也因此战胜了市场。

  巴式投资方法在中国行得通吗

  (一)、过于草率的结论?

  巴菲特在我国股市遭遇了比华尔街更为激烈地嘲讽与贬低:“西方的那套炒股方法,根本不适用于中国股市”;“大陆股市投机气味浓烈,不适宜长期投资”;“股价偏高,价值型的选股方法根本行不通”;“中国股市不具备投资价值,走巴菲特之路过于书呆子气”。

  记得巴菲特说过:对《证券分析》这本书,未看完12遍,不会买任何股票。这显示了巴菲特对投资大师的严肃与崇敬,也显示了他本人的谦逊与聪明。在我们的反巴人群中,有几个已深入了解巴式投资方法?读1-2遍的有,读12遍的肯定没有。否则不会对巴式理念反覆出现概念上的混淆,也不会出现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娘的糟糕
逻辑。

  (二)、运用巴式方式的前提条件

  根据对巴式投资方法的了解,其实不论哪里的股市,只要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就具备了运用巴式方法的土壤与环境:

  A、短线炒做在市场占主导地位;

  B、贪婪与恐惧是影响股价大幅起落的主要因素;

  C、股票的收益线与价格线长期趋于一致;

  D、较高的交易佣金与税负;

  E、股市不会关闭。

  我们来看一组数字:1997年深成指年末涨幅为30.06%,年内最大涨幅为89.71%,股指振幅达104.46%,沪综指1997年涨幅为30.21%,年内最大涨幅为64.67%,振幅达73.56%;1996年深成指涨幅为226%,年内最大涨幅为358%,振幅为389%;沪综指1996年末涨幅为65%,年内最大涨幅为12%,振幅为146%。

  以上数据,显示了我国股市无效率的一面,及运用巴式投资方法的可能与机会。

  我国股市对巴式方法的必然修正

  (一)、注意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有风险,这包括:1产权制度风险,股权设置风险与治理结构风险。2因大面积不分配以及高姿态配股而加大的股票非系统风险。3关联交易风险。4信息披露风险。

  (二)、安全边际问题。市场平均股价的高企,使许多股票失去投资价值。但市场对炒做热点的不停切换,又为聪明的投资人创造了许多入市的机会。投资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三)、收益质量问题。这包括对现金流量的关注,对会计政策的关注,对债务比例的关注,对关联交易的关注,对突发性收益的关注,等等。

  (四)、财务结构问题。重点是债务比例结构和资本结构。有时,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债务比例过大;有时又因理念上的误差致使资本结构过于单纯。对此,投资者要给予冷静的分析。

  (五)、经营历史问题。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较短,这就加大了从过去看未来的难度,对有关标准需要灵活使用。比如:在分析中加大立体看一间公司的比重,以及参照的时间可适当缩短等。

  (六)、利润增长问题。由于上市公司大比例的不分配和配股,在审视公司利润的增长时,有必要同时关注每股收益的增长和权益报酬率的变化。

  理论联系实际,是让人们对外来的东西不能盲目引进、生搬硬套。但不求甚解、浅尝辙止,对还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就将其拒之门外,也是不可取的。